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對話人社部副部長信長星 更高質量就業咋實現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對話人社部副部長信長星 更高質量就業咋實現


【熱詞】就業

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記者見面會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穩定的工作。

【觀點】

觀點一

“更高質量的就業”,主要是指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良好的就業能力、合理的就業結構、和諧的勞動關系等等。

觀點二

如果存在大量失業人員,相當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數人就業狀況再好,對整個社會而言,就業質量自然不能說是好的。

觀點三

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最根本的還是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戰略思想。

一問更高質量=找份好工作?

記者:就業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這一表述備受社會關註。人們想知道,“更高質量的就業”意味著什麼?

信長星: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這是對就業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總體要求,報告關於就業工作的相關論述和具體要求都是圍繞這一總體要求展開的。

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這一新理念的提出,反映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就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順應瞭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對於推動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者:那麼,“更高質量的就業”究竟是什麼樣?如何理解其內涵?

信長星:對這一問題我也還在學習思考過程中。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更高質量的就業”,是從宏觀層面講的,主要是指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良好的就業能力、合理的就業結構、和諧的勞動關系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就業工作中,不僅要註重就業規模的持續擴大,還要註重就業質量的不斷提升,增強就業的穩定性。

記者:提起“更高質量的就業”,有人認為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對此,您怎麼看?

信長星:黨的十八大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是在“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這樣一個就業總方針下,針對整個就業工作的總要求。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過程,要去“推動實現”。實現這一目標,要靠發展,靠億萬人民的辛勤勞動來創造。

十八大報告同時還強調,“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常言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工作本身並無高低貴賤之分。政府要努力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引導樹立合理的擇業觀,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讓勞動者人盡其才。

二問質量和數量,哪個該先抓?

記者: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我們還面臨哪些難題和挑戰?

信長星:黨和國傢一直重視在擴大就業的同時提升就業質量。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職工工資水平穩步提高;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逐步完善,勞動關系總體保持和諧穩定。

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我國在擴大就業和提高就業質量方面還面臨一些難題和挑戰。

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我們擴大就業、穩定就業的不利影響仍在持續。

從國內看,經濟增速趨緩,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依然很大;社會保障體系在體現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強;勞動者利益訴求發生新的變化,勞動關系調整體制機制尚不完善;部分勞動者就業能力難以適應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就業公共服務能力還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為此,我們還需要加倍努力。

記者:過去我們一直強調就業數量的增長,每年會確定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等一系列發展目標。如今,在就業總量壓力仍然很大的前提下謀求“更高質量的就業”,該如何處理數量增長和質量提高之間的關系?

信長星:這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不可偏廢,應當擴大規模、提升質量並重,讓“量”與“質”協同發展。

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過去、現在和將來,解決好就業問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並存、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相互疊加、城鎮就業壓力與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壓力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交織的基本狀況難以改變,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現實壓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的前提,還是要在發展的基礎上擴大就業規模。

國際上評價就業質量時,一般也是先要看就業機會的獲得。如果失業率較高,大量勞動者得不到就業機會,就談不上提升就業質量。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傢或地區存在大量失業人員,相當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那麼即使少數人就業狀況再好,對整個社會而言,就業質量自然不能說是好的。

我們要推進就業“量”與“質”的共同發展,互促共進,良性互動。

三問就業上臺階,有啥好辦法?

記者:在未來一段時期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應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推動?

信長星: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最根本的還是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戰略思想,堅持科學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創造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同時不斷優化就業結構,不斷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和就業保障水平。

從就業工作的角度講,要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首先,千方百計創造充分的就業機會。堅持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中擴大就業,在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其次,努力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深入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統籌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工作,有效防止和消除就業歧視,促進公平就業。大力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做好工作,切實營造更加有利於就業創業的寬松環境。

第三,著力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大力加強職業培訓,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形成面向所有勞動者終身學習的職業培訓體系,促進勞動者整體素質的提高,幫助勞動者實現更穩定的就業。同時,加快健全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建立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

第四,不斷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應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過程緊密結合起來,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不斷改善就業結構,著力提高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穩定第二產業就業份額,挖掘第一產業特別是現代農業就業潛力,以結構的優化推動就業質量的提高。

第五,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使工薪勞動者收入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水平,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讓就業不但成為勞動者謀生的手段,也成為勞動者不斷發展的有效途徑。(記者白天亮)

(人民日報 白天亮)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