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對話10歲馮邵一和他的父親 真的想要退學嗎?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對話10歲馮邵一和他的父親 真的想要退學嗎?


  “每天無非是上課、作業、考試、排名次,除瞭這些,我們還有什麼?”近日,珠海10歲男童馮邵一的《退學申請書》在網上熱傳。馮邵一說,他希望申請退學,“不想把我的理想葬送在這無聊的作業和考試中”。

  年僅10歲的他曾跳過兩次級,已在讀初一,還曾在影視作品《野蠻媽媽結婚記》、《雙城之間》和《雲上的誘惑》中扮演過角色。《退學申請書》在微博上引發瞭2.4萬餘次的轉發評論,網友的討論更多圍繞教育理念。

  他是否真的想退學?他的父親怎麼看待此事?昨天,馮邵一和他的父親馮銀剛接受瞭本報記者電話采訪。

  這幾天,面對數十傢媒體采訪,馮邵一已經應答如流。他雖聲音稚嫩,講話卻富有邏輯,像個“小大人”。他說,看到網上熱議《退學申請書》,他很開心,但他從沒想過退學,隻是最近學業給他造成瞭很大的壓力,他希望做自己喜歡的事,有個寬松的學習環境。

  我沒打算退學隻是壓力很大

  以前我打乒乓球,踢足球,滑輪滑。現在我每天能有半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不錯瞭。

  京華時報:你是真的想退學嗎?

  馮邵一:沒有,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真的退學,隻是在申請書裡對爸爸說瞭這個想法,他同意我休息一段時間,不過我懂,九年義務教育是不能終止的。所以現在我還在正常上課。

  京華時報:怎麼會想到做這件事?

  馮邵一:當時直接的導火索是月考成績出來,我的成績一般,有些失落,同學的傢長也會來問我的成績,有攀比的心理,初一的生活很不一樣,有很大壓力。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京華時報:你喜歡做什麼呢?

  馮邵一:小學的時候,放學會去打乒乓球、踢足球、滑輪滑,看喜歡看的書。

  現在根本沒時間做這些。每天早上6點起床,7點10分準時到校,吃完早餐就上課,中午12點10分下課,1點要回教室自習,下午6點左右離開學校,7點多到傢,吃飯、沖涼、寫作業、預習、背誦,10點睡覺。每天能有半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不錯瞭。

  我寫得極端一些,大傢才會討論

  我最希望大傢討論的是,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狀態。

  京華時報:發出退學申請後,學校是什麼態度?

  馮邵一:昨天(11月22日)是我第一次和校長談話,他們問我為什麼想要退學,我們開門見山地討論瞭學校、班級、教育方式、我的業餘愛好,還有名次,我的煩惱。副校長說,以後會給我們一個寬松的、民主的學習環境,有什麼可以直接對他們訴說。我第一次覺得校長原來一點也不兇。他們還問瞭我女朋友的事情。

  京華時報:你最大的理想是找一個女朋友,帶她去浪跡天涯?

  馮邵一:這隻是一個比方,我隻是想,如果真的有一個喜歡的人,和她簡簡單單過日子,與世無爭,活得簡單一點,就很知足瞭。

  京華時報:你的《申請書》中提到瞭愛因斯坦、莫言,你為什麼會把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形容成災難?

  馮邵一:我舉瞭愛因斯坦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他成為瞭偉大的科學傢,發明原子彈,稍微弄錯一點後果就會很嚴重,所以我說自己不想成為那樣的人。另一方面,我寫得極端一些,才會讓大傢討論我寫的文章,看到很多人轉載,評論,我很開心。

  京華時報:為什麼會開心?你希望大傢討論什麼呢?

  馮邵一:很多啊,比如我該不該寫這件事,裡面提到的內容。

  我最希望大傢討論的是,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狀態,你知道,在老師眼裡,課間十分鐘不去問問題的同學都是差生,可我不想這樣做,這樣的效率很低,我們有自己的規劃。我們想要獲得自由的學習環境,做想做的事情。

  京華時報:有人說你的文章是對現有教育制度的控訴,你怎麼看?

  馮邵一:現在學校裡,老師的教育方式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很多同學都認同這一點。

  我希望老師能夠理解學生,懂得學生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時候該休息。課間十分鐘本來就應該是休息的時間,不問問題就被當做差生,大傢隻能拼命學。

  又比如,老師會留很多的作業,課堂氣氛也很嚴肅,他們覺得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學會,但是很枯燥,我們不希望被壓制,希望能呼吸新鮮的空氣。

  對於馮邵一的舉動,馮銀剛開始頗感意外,不過,他說他理解現在的孩子,更尊重兒子的想法,希望兒子能自由地發展。

  學習壓力讓他太不適應

  我覺得這是短時間的困惑。

  京華時報:您看到退學申請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馮銀剛:我當時就笑瞭,因為在出差,隻能打電話給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小子不給我整出點事不消停”,當然是半開玩笑地說。

  京華時報:感到意外嗎?馮銀剛:說實話,我還是很意外的,如果他說他學累瞭,我不會太吃驚,但他一下子跟我說要退學。

  京華時報:您當時怎麼做的?

  馮銀剛:他從小就和我“鬥智鬥勇”,我挺瞭解他的,我馬上就明白他的訴求瞭。我問他,你知道什麼是退學嗎?我給他講瞭事情的嚴重性,說國傢有規定,義務教育期間不能終止。等我出差回來,我跟他面對面很嚴肅地談瞭一次,我說其實我也不想上班,但是這是生活,我們還要吃飯。他是一個很理性的孩子,知道現實不允許,同意還會去上學。

  京華時報:他說直接導火索就是成績,您怎麼看他的成績?

  馮銀剛:我不會太在乎他的成績,隻要他告訴我盡力瞭,哪怕隻有20分,都接受。現在學習生活上的壓力,讓他太不適應瞭。

  京華時報:有人認為他有些厭世的傾向?

  馮銀剛:他說成為愛因斯坦、莫言就是個悲劇,我很奇怪,但也很理解。其實他現在是剛剛換瞭環境,一下子緊張起來,壓力大,又找不到方向和目標,我覺得這是短時間的困惑,很正常。經過我們的疏導,已經慢慢好起來瞭。

  引起社會對教育理念的思考

  身體健康和快樂才是第一位的,我們也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生活。

  京華時報:後來你們簽瞭一份協議書,有一條是說“不允許傢長長期在三米范圍內巡航”?

  馮銀剛:對,我們在傢裡盡量給他創造寬松的環境,他的臥室,我們都會先敲門。這兩天采訪我們都會離開,本著寬容和尊重。

  京華時報:相比同齡的孩子,他似乎更加成熟?

  馮銀剛:他有時候看待問題是很理性的。我也會把他當做成人來溝通,在他4歲的時候,我就給他講死亡,說總有一天我也會離開他,我們不會刻意回避一些話題,包括“懷孕”,我們盡量做到平等。另外,他們這一代接觸網絡很多,他們在聊的事情,我們有時候都跟不上瞭。

  京華時報:跳級、演戲、寫作,這些都是你們刻意培養的嗎?

  馮銀剛:他小學總共讀瞭3年,跳級第二次是他自己選擇的。我們很尊重他的選擇,他願意學漫畫、鋼琴、唱歌,我們就幫他報名。演戲也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一個阿姨帶他去拍廣告,人傢發現他有些天賦,順其自然就接戲瞭。

  京華時報:如果有一天他不想做瞭呢?

  馮銀剛:我們不攔著,一切都會順從他自己,不會給他強加一個規劃。

  京華時報:望子成龍的傢長是否會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太另類?

  馮銀剛:很多傢長希望孩子刻苦,但我覺得,沒必要在初中時就透支孩子,健康和快樂才是第一位的。

  京華時報:現在這件事引發討論,馮邵一出名瞭。

  馮銀剛:我很意外,我們其實不想引起圍觀。

  京華時報:您覺得這件事是好是壞?

  馮銀剛:其實是好事。如果因為這件事,引起瞭社會對教育理念的思考,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讀書環境,我們也不在乎成為輿論焦點。熱議也是對一些錯誤教育理念的控訴。(記者 劉佳)

  (京華時報 劉佳)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