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尊重清華博士“厭惡科研”的權利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尊重清華博士“厭惡科研”的權利


  近日,清華博士生蕭楊突然放棄留校繼續做科研的機會,與北京一所重點中學簽約做數學老師。其導師寫下3000多字的長信,表達惋惜與困惑。數日後,蕭楊在一個社交網站上貼出一封長信回復老師,“我已經厭惡科研瞭。”(11月23日《新京報》)

  也許常人確實難以理解:一位曾在系統控制領域的國際頂級專業期刊(IEEE TAC)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數篇長論文(中國系統控制領域的博導都沒有幾人在這本期刊上發表過文章)的學生,竟然以博士身份從科研領域主動轉行去做中學老師。

  其實,選擇什麼樣的職業,不過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真正令博士轉行帶有公共議題意味的,是當事人在一個社交網站上貼出長信回復老師,其中說到“我已經厭惡科研”。這讓那些從小立志當科學傢的夢幻,那些科研與大國崛起之間的宏大關聯……頃刻間因為“厭惡科研”而破碎。

  如果拋開選擇背後的科研語境,遵循內心而不市儈於形,也許恰恰是新青年的本色。誰說這不是難得的進步呢?一者,一個對科研已經喪失趣味的年輕人,既沒有利用科研去搞“技術移民”,也沒有淪為“學術油子”,而是“凈身出戶”、離開並不熱愛的領域,即便將來未必對中學教育大有貢獻,起碼也沒有投機鉆營而一切單純的選擇,總令人心生溫暖;二者,世易時移,老教授的年代,或者更強調“大紅大綠”的貢獻,而年輕博士的今天,已經開始張揚個體的自由與主張,他們不再是“大紅大綠”中的一抹,而是有名有姓的、各個不同的鮮活,遵循公序良俗,追求個體的尊嚴與幸福,即便與集體的聲音未必那麼合拍,也是一種真正的和而不同的 “和諧”。

  老教授看重天賦、年輕人看重興趣,科研或者人生,各有各的道理。尊重清華博士“厭惡科研”的權利,也許我們會失去一個天才,卻見證瞭一份遵從本心的幸福人生。還有什麼比這更要緊的呢?(鄧海建)

  (廣州日報 鄧海建)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