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公務員不應為幸福感最強的群體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公務員不應為幸福感最強的群體


幸福,本就是感性色彩較濃的詞匯,它最適合出現在公民個體的私域評價范疇。但把幸福感作為一個城市甚至更大行政區域的施政追求,亦不乏先例。法國《人權宣言》、美國《獨立宣言》和1787年美國憲法在內的諸多典籍文本,都將“追求幸福的權利”列入需要明文宣示的重要公民權利范疇。幸福雖虛幻但卻真實存在,它不僅是一種感覺,而是公民權利得到保障之後的那份安寧,幸福感應當成為比GDP更重要的政績考核因素。

你能感受到幸福嗎?幸福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當個體感受被當作社會調查樣本時,數據雖顯得枯燥,但卻多少能反饋出一定的社會問題。從此次公眾幸福指數的報告可看出,公眾對幸福的感受大多與其收入有關,收入越低幸福感越差。而以職業進行類比的過程中可發現,失業人群與農民成為幸福感最差的人群。數據所釋放出的信號應作為施政者的鏡鑒,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呼籲不能隻停留在文件中。在逼仄的現實狀態中,有些民眾不幸福感有增無減,這是否與其階層身份有關,有待明晰。作為農民群體,以這八項內容來評估他們的幸福感當然會最低。且看就業一項,有些農民非專業農戶,種田沒賺到錢,隻能出去打工,幹的大多是出賣苦力的活,當然認為這是一種很不幸福的生活狀態。在農村,看病貴看病難是老大難,養老無靠更成為農民最大的心病,光憑此,何言幸福?

公務員(微博)群體成為幸福指數最高的群體,這無疑是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結論。多年不退、而且是年年高漲的公務員考試大潮,從側面印證瞭這樣的判斷:公務員有穩定的收入、有好的福利待遇、有優越的社會地位,這些都可以成為提高公務員幸福感的指標性因素。但是不是還有另外的原因,讓公務員的幸福指數自我提升呢?隱形或者灰色收入和分房福利、權力不受限制所帶來的特權快感、在權力主導的社會框架中如魚得水的體驗……這些是否也一直成就著“公務員幸福指數最高”的結論?由最具幸福感的群體來設計、規劃和領導整個城市的發展,是否會讓公務員更幸福?毋庸置疑,國傢公職人員應當吸納社會精英人群,但如果社會精英階層都沖著這份幸福感而對權力趨之若鶩,那一定不是國傢之福。

當然,廣東省公務員的幸福指數最高,是在特定行政區域中的階層對比,但設若以省份作為參照,將全國各地公務員的幸福感進行橫行對比,廣東公務員的幸福感指數想來不會太高。原因很簡單,而且可以用另一數據對此進行印證,那就是廣州居民對政府的滿意程度要高於其他城市。因為市民社會的相對成熟與完善,媒體監督的力度相對更大,在廣東做公務員的幸福感無疑要比其他地方差些。

概言之,公務員本身不應該成為幸福感最強的群體,從某種意義上說,公務員群體的幸福感強弱與城市其他階層居民的幸福感應成反相關態勢。日前有人談及去臺灣考察的觀感,曾用三句話來形容其所見到的臺灣社會,那就是“黨無寧日,官不聊生,人民幸福”,三個不同主體之間的這份幾近常識的內在因果確實值得深思。公務員群體的不幸福是其他公民增益其幸福的必要條件,而隻有權力時刻保持謙卑,並且有一套完善、良性運轉的制度去監督和制約權力的運行,在此背景之下公務員的不幸福,更是民眾福祉的最重要依憑。

華圖教育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