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旅德華人回國當陪讀媽媽:不能讓下一代丟瞭中文


 

  赴德24年後,王麗英回傢鄉山西常住,她從德國一名忙碌的科研者轉身為全職的“陪讀媽媽”,帶著女兒在太原租房學習中文。

  出生在太原的王麗英,目前是德國“大學城”亞琛市一所精英大學的化學科研者。24年前,她隨丈夫一同前往德國留學(微博)並留校工作,期間生育瞭兩個女兒。這次,一同回國的是小女兒張曉雙,她現在是德國一名初三學生。

  為瞭讓出生在德國的兩個女兒保持漢語學習習慣,王麗英和先生堅持在德國的傢中與孩子中文對話,並定時到當地的中文學校學習。

  “中國是我獨一無二的傢鄉,我的根在這裡。”年僅12歲的張曉雙有著與同齡人並不相符的成熟氣質。回到中國後,她被安排到太原一所中學的初一年級學習。

  12日傍晚,寒氣漸重的太原城暮色降臨,記者在太原千峰北路附近的一所中文培訓學校門口,見到瞭正在等待女兒下課的王麗英。

  “孩子成績不好瞭,你一定不要罵他,要鼓勵他或者做一頓他喜歡吃的飯。”這位擁有博士學位的母親接受過傳統的中國教育,也在德國經歷多年西方教育。她選擇對孩子實施“放養”式的教育,“我不喜歡要求孩子,隻祈願孩子能有快樂的童年。”而兩個女兒卻有點“背道而馳”,功課拔尖、三門以上外語達到德語水平。

  “我的女兒像個小大人。”盡管傢教寬松,但小雙卻對自己有很多苛刻的要求。王麗英說,這次回中國學習中文,就是孩子的主張。

  女兒張曉雙說:“我不知道將來會幹什麼,但是我現在在準備,希望培養自己的很多本事。”她用成年人的口吻說:“我的書寫能力太差瞭,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能提升閱讀漢語新聞和小說的能力,尤其是多練習寫字。”她告訴記者,“說實話,在德國的中文學校上課,話題和內容有限,我真的不用心。我認為,語言環境真的很重要。”

  “我應該陪她回來,孩子這樣的想法真的值得支持。”王麗英是一名當地的一名化學傢,為瞭女兒,她放棄瞭幾個申請科研課題的機會。對這次“陪讀媽媽”的角色轉身,王麗英稱“就當是放瞭一場假,換一種生活的環境和心情。”

  在中國學習一段時間後,張曉雙已經有瞭許多認識,“中文真的很深厚,好神奇,也許沒有一個人能掌握世界上全部的漢語。”令這位孩子印象最深的,是身邊的中國同學的學習的“辛苦”,還有學校門口夾肉餅。“真的好香,讓我想起瞭德國的面包。”(呂瑋)

  (中國新聞網 呂瑋)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