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祖父和父親都是教書匠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祖父和父親都是教書匠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傢應該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大豪門傢庭,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教書匠,我們傢一直就是普通中產傢庭。”

  11月16日上午,一身深色西裝、身姿魁梧的青年男子攙扶著一位白發老嫗,頷首緩緩步入山東大學(微博 招生辦)知新樓校董廳,參加“儒學的傳承與弘揚”學術研討會。

  這位白發老嫗是曲阜孔裔近支第76代孫孔令仁,攙扶她的就是孔子第79代嫡孫、來自臺灣的“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垂長。末代衍聖公、前任“奉祀官”孔德成去世後,2009年,孔垂長接任瞭祖父的“奉祀官”一職。

  對這位聖人之後,現場的學生們抱有好奇和期待。孔垂長剛一亮相,便有人低聲議論:“濃眉大眼,高大挺拔,典型的山東大漢!”待到孔垂長與大傢致意,人們才發現這是一個文質彬彬、語氣謙和的人,言談時偶爾甚至略顯緊張。

  當晚,孔垂長在其下榻的酒店,首次面對本報記者,談起傢學淵源。

  成長悠遊自在

  孔傢不是“豪門”

  孔垂長待人謹慎有禮,對記者坦率道出瞭自己的成長歷程。

  從出生開始,孔垂長就生活在一個三代傢庭,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姐姐六人擠在臺北一套公寓。在臺北從小學念到高中,高中畢業後,去瞭澳大利亞的一個大學攻讀Marketing(市場營銷)專業。之後回到臺灣,在他舅舅的一個公司做事。

  在成為“奉祀官”之前,孔垂長稱自己的成長生活並沒有什麼特殊。“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傢應該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大豪門傢庭,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教書匠,我們傢一直就是普通中產傢庭。”

  祖父末代衍聖公孔德成,一直在臺灣做大學教授。孔垂長回憶,“爺爺在傢很少說話,回到傢永遠就是看書,很少管我們小孩子的事情。”至於孔子嫡長孫的身份和傢族的責任之類的,無論是祖父還是父親,從來沒有人直接或者刻意對他表明過什麼。

  不過,孔垂長很小就意識到瞭這個傢庭的特殊。“我從小看到我爺爺做‘祭孔’等事情,就知道這是我們傢的事情,但一直認為那是大人的事情,不關我的事。”說到此處,孔垂長攤開雙手,似為當時少年感到“無辜”。

  孔垂長的成長悠遊自在,在這個傢庭中,長輩沒有刻意對他特殊培養,從小到大,他甚至沒有比同齡人更多地背過“四書五經”。傢族責任不是刻意傳承,更不是硬性灌輸,而是潛移默化地慢慢轉移到瞭他身上。

  2009年,孔垂長接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此後放棄瞭公司事務,打算全身心在文化方面做一些事。2011年,在他主導下成立瞭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推廣儒學和從事文化交流活動。

  “奉祀官”是對聖賢後人給予的榮譽職務,相當於帝王時代的“衍聖公”封號。接任之後,不斷有人告誡:“你這個位置很重要啊!你要好好努力,你的責任很重……”因此內心十分緊張。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性格比較內向拘謹,放不開,現在也隻是勉強可以面對記者說話,剛開始的時候根本不可能。”

  借身份優勢

  促文化美美與共

  “儒學不是宗教,而是一門學問。現在我是借著自己的身份來推廣儒學。”孔垂長反復強調。

  以孔垂長為會長,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聚集瞭臺灣重量級的儒學研究學者,為學術交流提供平臺。自協會成立以來,孔垂長多次率團到訪大陸。談及儒學研究,孔垂長謙稱自己“入門未深”。今年37歲的孔垂長,坦陳祖父的儒學學問相當瞭不起,自己仍在學習階段。

  從年度祭孔大典,到中小學教育,儒學在臺灣傳承有序,一以貫之的傳統不曾被攔腰折斷。談及儒學教育,孔垂長介紹,在臺灣,儒傢經典專門被編寫到瞭教材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這門課在中學階段必修。他同時向記者詢問瞭大陸的中小學課程安排是否涉及儒傢經典,考試中會考到多少,對這些問題,他表示出關切和興趣。

  “我個人認為,讀任何經典都是好的,就好比孩子在學校學習國文、數學、地理、自然科學,他們有沒有辦法吸收、如何去運用,傢長很難把握。但父母應盡量提供這種機會,讓孩子去接觸到。”孔垂長認為,今天儒學教育應被看作多元文化的選擇之一。

  至於“國學熱”、“讀經班”的潮流,是否有助於儒學的推廣,他認為,這要看“讀經”是不是民眾自發自願的選擇。臺灣也有眾多“讀經班”,但並不是強力推行,而是完全出於自發。“這是建立在心理認同基礎上的自發行為,並非‘趕時髦’。這樣的文化傳播很有益處。”

  既然推廣儒學,自然無法回避對儒學的質疑和批判的聲音。作為回應,孔垂長引用瞭費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重點和原則是,對於儒學,你有興趣,你喜歡,你就來;你覺得這個對你沒有什麼幫助,覺得它不重要,也行。但是你不要無由地批評它。”孔垂長說。

  儒傢經世濟民

  傳統文化根在民眾

  16日上午,在山大的研討會現場,孔垂長談到對儒學的兩點理解:

  其一,仁愛精神是儒學精華。人類唯有發揚仁愛精神,“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才能敬天愛人,孔子在《論語》中兩次提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當代社會人際交往乃至國傢交往的重要價值,強調推己及人,方能達到世界和平。

  其二,今日世界上的沖突和動蕩,皆是由於不尊重彼此的信仰和文化,如果世人有孔子“和而不同”的觀念,就可避免因文化分歧所造成的偏見和沖突,達到和諧美滿的人際關系和世界和平。

  “先祖孔子創立儒傢文化,絕不是希望這種思想和學說隻是停留在學術研究的象牙塔裡,而是要將以仁道為核心的儒學思想用來經世濟民,走向社會大眾,成為普通民眾的行為準則。”孔垂長說。事實也的確如此,經過2000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儒傢思想不僅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更成為其根本和基礎。在這種深厚的社會基礎上,才造就瞭幾千年的東方文明。

  17日,在省圖書館舉辦的大眾講壇上,孔垂長認為,要復興中華民族,就要從根脈上復興以儒傢思想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隻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根就在普通民眾中。隻有廣大民眾接受儒傢文化的熏陶,將儒傢思想內化為安身立命的行為準則,才是文化傳承的真正實現。”在中國近代史以來的一段時期,儒傢思想曾受到沖擊,但如今民間流傳的很多傢訓、校訓,都出自儒學思想,很多地方的城市精神也都源於儒學文化。一旦外部的禁錮消失,儒傢思想的社會基礎又會顯現,正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站在經世濟民的角度,孔垂長也從世界的大格局出發,分析瞭儒傢文化在今天的功用。瑞典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漢內斯阿文曾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當今國際沖突和矛盾糾紛不斷的時代背景下,儒學的世界意義尤為明顯。

  “為什麼要推廣儒傢文化?因為儒傢文化有一個特質,它可以讓這個世界更加和平、更加和諧,說得貼近生活一點就是,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將這種觀念以傢庭為核心,延伸到朋友,延伸到國傢社會,一環一環地做,這個社會應該會多一份和平與和諧。”孔垂長認為,這也是“奉祀官”在今天承擔的使命。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借宋代大儒張載的這句話,孔垂長道出瞭今日儒傢文化的立足點和落腳點。

  山東人親切

  還鄉之旅消除誤解

  此次濟南之行,與孔垂長同行的臺灣政治大學教授董金裕先生說:若問臺灣學生對大陸的印象,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長城西湖,而是濟南大明湖!

  原來,在臺灣的小學課本中,劉鶚《老殘遊記》中描寫大明湖美景的文章,構成瞭臺灣學生對大陸印象的第一塊拼圖。

  由於孔垂長傢庭背景獨特,“身份”特殊,他對山東最初的印象並不僅僅來自課本,而是很小時候就對故鄉山東、對曲阜有所認知。他回憶,在孩提時代,就從祖父的書上和來往信件中,早早就有瞭“曲阜孔府”這個印象。

  孔垂長第一次踏足山東,是2010年到青島參加王獻唐研究會成立的活動,因之前對青島的瞭解僅僅來自看過的照片、圖片,心中有激動,但更多是持一種好奇心態。

  他坦承,那還是他第一次以“奉祀官”身份參加大陸活動,在此之前心中多少存有一些誤解。當時來山東帶著“試試水溫”的心態,行為特別謹慎,身心多有拘束。

  但當他踏足青島,這些“誤解”、“謹慎”冰釋瞭。“到瞭青島之後,我發現人們都很親切,那種感覺非常好!”青島之行後,孔垂長又陸續去瞭曲阜、北京、福州和濟南。

  試水之旅結束,一回到臺灣,他迫不及待告訴母親山東人善良、熱情,山東雖然氣候比臺灣要冷,但這片土地好山好水,非常宜居。

  那次也是孔垂長第一次回故土曲阜。說到此處,他主動向記者“吐槽”:“大傢都在問我第一次回到曲阜是什麼感受,其實,當時我個人的感受並沒有很強烈。”他稱當時想得最多的是,祖父祖母以往就住在這裡,但相隔六十年他們沒有回來,現在他們不在瞭,這次等於說是代替他們回來。

  “我是山東人沒錯!我在臺北出生,在臺灣土生土長。”孔垂長坦陳,對於很多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來講,故園的景象已不是那麼清晰。但孔傢來自山東,根在山東,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本報記者高曉雷卞文超

(中新網)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