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大粵網:盛世譜華章攜手向未來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大粵網:盛世譜華章攜手向未來


百年歷史傳承,甲子盛典恢弘,發端於民國初期廣東省第一甲種工業學校,誕生於百廢待興的新中國。60年前,華南理工大學擔負著培養工業人才的重任,在嶺南大地巍然矗立。11月17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在五山校區勵吾科技樓廣場隆重舉行建校60周年慶典大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澳門行政區特別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各級領導,教育部、國內外著名院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發來賀電賀信,表達瞭對華南理工大學60年辦學成就的肯定與贊揚,並對華南理工大學的未來發展送上美好的祝福。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省長黃華華,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原省長朱森林,教育部黨組成員顧海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省政府黨組副書記、省公安廳廳長梁偉發,副省長陳雲賢,致公黨中央副主席、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民建中央副主席、原副省長宋海應邀出席大會,中央有關部委,省直、中直駐粵有關單位,各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駐粵軍隊、武警,各類事業單位和企業等的領導和負責人,以及海內外校友代表、學校黨政領導、師生代表5700多人參加大會。同時,還有2萬多名師生和嘉賓在分會場參加本次慶典活動。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杜小明出席並主持大會。

顧海良代表教育部向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表示祝賀,向為學校建設做出過貢獻的老教師、老同志表示敬意,向關心和支持學校改革發展的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

顧海良表示,認真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實施教育規劃綱要,是當前高等教育戰線的中心工作。面對新的形勢,他表示希望華南理工大學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定不移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顧海良要求華南理工,一是要進一步確立人才培養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是要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學科研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三是要進一步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深入推進協同創新,為國傢實施重大發展戰略和區域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提供重要支撐。顧海良最後祝願華南理工大學的未來更加美好,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陳雲賢受朱小丹省長委托,代表廣東省政府向華南理工大學60華誕表示祝賀,向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表示問候,向華南理工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多年來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感謝。

陳雲賢指出,60年來,華南理工大學緊扣時代脈搏和社會發展需求,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方面取得卓越成績,尤其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以產學研合作推進科技創新方面形成瞭鮮明特色和獨特優勢,為國傢和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瞭突出貢獻。他強調,華南理工大學作為地處廣東的研究型大學,在廣東加快科學發展的新時期,將承擔更加艱巨的使命,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他進一步表示,華工支撐廣東發展,廣東也支持華工發展,省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華南理工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事業。

他衷心希望華南理工大學在推進協同創新和提高質量的進程中,以更高的水平、在更高層次上融入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為轉型升級和建設幸福廣東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發表大會講話,首先她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蒞臨大會的各位領導、嘉賓和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發來賀信賀電的兄弟院校、友好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她在回顧瞭60年來一代又一代華工人為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不懈探索、艱苦奮鬥,創造不平凡業績的光輝歷程之後,指出,華南理工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準確把握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樹立瞭“高素質、三創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著力構建研究型教學體系,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在繼續保持和強化工科優勢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社會需求,積極推進學科結構調整,形成瞭以工見長、理工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辦學格局。堅持以學術發展為導向,大力實施高水平學科群、高層次人才隊伍、高起點創新基地、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和高水準國際交流合作的“五位一體”建設,科研規模不斷擴大,學術水平顯著提升。

六十年風雨兼程,一甲子春華秋實。王迎軍表示,華南理工大學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也得益於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因此,她代表學校向為華南理工大學的建設和發展付出辛勤努力、奉獻瞭青春和智慧和歷屆黨政領導、全體教職員工和他們的傢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為母校贏得廣泛聲譽的數十萬校友,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界朋友和中央、省市有關部門,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王迎軍強調,華南理工大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探索和發展科學的辦學理念,概括起來,就是學術立校、培育英才、服務社會、追求卓越。面對新的歷史時期,王迎軍也提出瞭學校的發展目標,她說,未來的10年,是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關鍵時期。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應當在是這個群體占有一席之地中響當當的一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學院院長何鏡堂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滿懷深情地回憶瞭1956年,18歲的他考入當時還是華南工學院的建築系,在這裡師從嶺南建築大師夏昌世先生的求學往事,他說,我獲得過一些獎項,最喜歡的還是“最受歡迎導師”獎;我也有許多的頭銜和稱謂,但我最喜歡的稱呼是“何老師”;我擁有很多美好時光,而我最開心的時刻,還是和我的學生們在一起。

“親愛的母校,我們回來瞭。”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總裁麥伯良校友發言時,一聲聲親切的呼喚表達瞭萬千校友的心聲,他說,熟悉的石牌坊、百步梯、綠瓦飛簷、東西兩湖,仿佛又回到瞭那段美好的大學時光,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如同發生在昨天。在這裡,學到瞭紮實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實驗技能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在這裡,磨礪瞭意志,歷練瞭人生,學會瞭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在這裡,有著難忘的母校恩、師生情、同窗誼。這些都是一生受之不盡的寶貴財富,也是走出校門後事業發展和拼搏奮鬥的根基所在。

2008級新聞與傳播學院姚夢書,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微博 招生辦)校長李曉紅教授,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校長范登•伯格教授分別作為在校學生代表、國內外高校代表發言,紛紛表達瞭對華南理工大學60周年校慶的祝賀之情。

慶典大會結束後,黃華華、陳雲賢一行還前往“華南理工大學建校60周年辦學成就展”參觀展出,高度評價和肯定瞭學校的辦學成就,並祝願華南理工的未來更好美好!

據悉,此次華南理工大學60周年校慶獲得各界人士及校友的大力支持,校慶期間共獲捐贈近三億元人民幣。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