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學生體質差學校怕擔責 “煉or不煉”引爭議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學生體質差學校怕擔責 “煉or不煉”引爭議


學校放棄: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僅僅是武漢,包括西安、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許多高校,都已經或正考慮取消學生長跑項目。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用排球、籃球、瑜伽等取代田徑賽跑,而西安已經有超過20所高校的校運動會取消瞭長距離跑步項目。不上體育課也並不是一些傢長一廂情願的請求,許多學校也相當樂意配合。2011年,部分省份抽查顯示,小學體育課開課不足率達56%,初中達到76%;31%的小學、83%的初中從來不組織課外體育鍛煉。被擠占的體育課都用來幹什麼瞭,當然除瞭寫作業,就是補課。

學生排斥:一方面是學校主動取消長跑項目,另一方面,不少學生自身也不願意,甚至排斥長跑等體育項目。某高校的一份統計顯示,該校今年新入學的90後大學生中,願意參加“長跑鍛煉”的不到三成。學生在上大學前已經養成瞭將體育鍛煉放在末尾考慮的習慣,再加上對電腦、電視的依賴等,大部分學生即便有瞭閑暇,也更願意在室內與電子產品為伴,也不願意進行戶外運動,這也直接導致瞭體質的下降。

傢長對體育鍛煉說“不”:一邊是學生體質下降卻不願意或是沒有時間鍛煉,另一邊是傢長也對此並不積極,寧願擠占體育運動的時間來補課,長此惡性循環,後果自然就不言自明。“學生體質下降是長期積累形成的,現在的中小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體育鍛煉時間被大幅壓縮。一個普通中學生,從早上8點一直到晚上睡覺,就是讀書,連雙休日都用來補課瞭”,教育專傢任虹告訴記者。實際上,孩子“勤奮地”復習、預習、補習才是大部分傢長最想看到的。至於體育鍛煉,對傢長來說隻是次要。

近期,不少高校都在舉行秋季運動會,可是,記者采訪發現,很多學校的比賽項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已消失不見。有些高校將長跑項目的距離縮短,最長為800米。有知名高校的運動會負責人表示,這兩個項目對學生體質要求較高,取消是為瞭避免參賽學生“受傷”。

而兩個月前,在全國高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透露瞭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北京大學2011級學生兩周軍訓期間,近3500名學生累計看病超過6000人次,特別是第一周,暈倒者眾多。

一邊是學生體質明顯下降卻不願意或沒時間鍛煉,一邊是學校怕擔責而聽之任之,隻是在如此惡性循環中,該真正加強“鍛煉”的,僅僅是學生嗎?

專傢——取消長跑是因噎廢食

身體才是本錢

復旦大學體育教育中心負責人王方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學校僅僅因為學生體質差,達不到長跑項目要求就取消這種體育運動,那無異於“因噎廢食”,“這種做法肯定是不妥當的,隻會讓學生的體質更弱,更經不起風浪”。

“心血管系統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長跑恰恰就是鍛煉這個系統的,包括人體的整個心肺功能”,王方櫞對記者說,“跑步是人類的一項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而且鍛煉方式比較簡單。學校通過正確合理的引導、科學嚴謹的工作,完全可以讓學生受益無窮”。

該"鍛煉"的不僅是學生

復旦大學社會系教授顧曉鳴認為,“作為學校和傢長,不能隻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成績和分數上,而像意志品質等方面的塑造,同樣非常重要。長跑,正是對意志品質最有效的鍛煉”。他認為,不能僅僅為瞭“避免學生受傷”就取消長跑,其實質就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這是教育理念的偏差。學校本來就是培養人的地方,不能因為學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放棄。學生在科學指導下,從不能堅持到跑完全程,這才是學校該做的事情”。

“此外,大學還是人一生中最青春的年華,最黃金的歲月,正值壯年。如果在這個年齡都跑不動,那是否還意味著更嚴重的問題?”顧曉鳴說,體育也是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沒有任何理由推卸本該由自己承擔的責任,“如果照這種做法,所有體育項目都會有受傷的風險,是否應該把體育這門課程也取消掉呢?”

“我看應當加強‘鍛煉’的不僅是學生,包括學校、教育理念甚至整個社會,都缺乏‘鍛煉’。”顧曉鳴笑說。

現狀

——超過半數大學生運動量不足

眼下,我國各年齡層的學生體質薄弱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在北京某高校舉行的軍訓活動中,僅兩周的時間,就有累計3500名學生前往衛生室接受治療。今年10月發佈的一份名為《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結果》的統計中,大學生身體素質25年來一直在下降。與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瞭近10%;大學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績分別下降瞭10.3%和10.9%,立定跳遠成績分別下降瞭2.72厘米和1.29厘米;學生或者過重或者過瘦;近視率近90%。今年3月,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一項針對全國十幾個城市的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則顯示,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運動量不足,僅有不足64%的大學生體質達標。

體育入高考(微博) 治標不治本

對學生而言,體育本應該是一種技能,能夠強健體魄,是他們能夠健康成長的保障;體育應該是一種遊戲,讓他們能夠在娛樂中感受到快樂,學會競爭、拼搏與合作;體育應該是一種素質,讓他們能夠具有蓬勃向上、堅毅勇敢的精神品格……

可是,現在體育卻成瞭學生們的不可承受之重。軍訓會暈倒,長跑無法堅持;習題做不完,鍛煉沒時間;成績上去瞭,體質下來瞭。而學校居然因為學生體質無法達標,就在運動會上取消長跑項目,這完全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學校教育,當讓人學知識,育品德,健體魄,補其不足。明知學生體質不好,更應當促進鍛煉才對,卻反其道而行之,這種“以人為本”不是愛,而是害瞭他們。

面對學生體質明顯下降的現狀,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高考加試體育,希望借高考這根“指揮棒”來解決問題,廣東、山東等省高考已經要求加考體育,近日,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制定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若幹意見》(下稱《意見》)公佈,《意見》中也明確提出“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做法,推進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這固然是一個好消息,會在客觀上促使無法達標的學生加強體育鍛煉。

但在我看來,如果我們的教育理念不調整,如果我們以成績為導向的評價體系不改變,如果我們在“考上好大學”的功利性目標上越走越遠,遠得已經看不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的話,對學生而言,體育課就算進入高考,很可能仍是一種痛苦的負擔。在我看來,這充其量隻能延緩學生體質下降的趨勢,而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現狀。

青少年關系國傢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人生長跑才剛剛開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人生的答卷要想取得高分,或許強健的身體和敢於拼搏的頑強精神比什麼都來得更重要。

長跑在別處

香港

大學組織的運動會不但有長跑還有越野跑,中小學運動會上還有馬拉松比賽。全港每間學校的每個學生及傢長,每年都需定期向校方申報學生的健康狀況,這就能確保老師能在學生參與體育課、外出活動、甚至運動會中根據各個學生的身體情況適當參與和照顧,同時,也能有效地避免由於某些學生具有隱疾而導致意外情況的發生。

美國

高中運動賽季分秋、冬、春三季,越野長跑在九、十兩個月的秋季。美國的高中課程實際上也很繁重,但參加長跑訓練的學生每天訓練到晚上六七點鐘回傢,往往筋疲力盡,卻常常需要堅持到半夜完成功課,而在休息瞭幾個小時以後,又要天不亮一早爬起來去進行晨練。有統計顯示,學生們每周的訓練量平均會達到七八十公裡,最多時會超過一百公裡。

日本

大中學校的校園裡,馬拉松長期受熱捧,長跑更是各個學校體育大會的必備項目。長跑成績出色的學生,有資格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校際馬拉松接力對抗賽,更會被視為偶像級人物。在日本,比賽場次最多的時候,全國每年會有1600場類似馬拉松對抗比賽。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