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學生體質差 教授設計百種遊戲吸引鍛煉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學生體質差 教授設計百種遊戲吸引鍛煉


數據說話

海南居民體質兩頭翹中間平中小學生耐力下降不容樂觀

海南省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日前出爐,與上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相比,我省居民中,3-6歲幼兒及20-69歲居民的體質總體狀況呈良性發展態勢。

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是自2000年以來,中國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由10個部門在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體質檢測指標涵蓋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等多個方面。其中,體育總局牽頭組織實施幼兒、成年人、老年人體質監測工作;教育部牽頭組織實施兒童青少年體質監測工作。

在實施幼兒、成年人、老年人體質監測工作時,我省在海口、瓊海、儋州和樂東4個市縣抽取監測對象,完成瞭約48.5萬個有效數據的采集,全部有效樣本量為7439人。與全國各省市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對比表明,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我省幼兒、成年人、老年人體質的總體達標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排在上海、廣東、浙江、廣西之後,位居全國第五;體質綜合指數為102.94,高於全國水平(100.39),排在上海、江蘇、廣西、廣東、浙江、北京之後,居全國第七位。

然而,對於我省7-19歲的中小學生群體而言,體質監測結果不容太過樂觀。就綜合指數來說,大致處於全國中等水平;就耐力指數來說,在全國大致處於中等偏下水平。

專傢分析

自然環境利於居民養生學生鍛煉不足致耐力下滑

有專傢認為,海南省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排名靠前,其主要原因是得益於以下一些有利因素。如海南的自然環境優越、氣候條件良好、適合居住、近年來海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條件快速增長;海南省喜歡清淡食品,飲食習慣更為科學,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海南人越來越重視群眾性健身體育活動;海南人生活節奏相對較慢,心理壓力較小;海南人多數不肥胖,且身材相對嬌小均衡,身體機能負擔較輕,這些原因使得近年來海南居民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海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郝文亭教授多年來從事學生體質健康研究,先後主編瞭《學生體質與體育教學改革研究》、《海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研究》等書籍。他的研究表明,近年來海南省中小學生的多項身體素質指標有所下滑,其中包括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等。這與中小學生鍛煉時間不足、鍛煉力度不夠有直接關系。

郝文亭的研究還顯示,在引體向上、耐力、柔韌等方面,農村中學的學生明顯優於城市中學的學生。對此他表示,城市中學要更重視抓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質量,學校要重視體育課的作用,加大體育課的容量,內容安排上要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符合年齡特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

郝文亭建議,各學校應加強對學生速度素質、力量素質、心肺功能的鍛煉及其引導,可以考慮對體育教學內容加以調整,增加一些可以提升速度、力量、耐力素質的練習。就提升耐力而言,關鍵在於持續時間長,運動強度在中等以下即可。長時間跑步是提升耐力的最有效方式,而長時間走路、跳繩、騎自行車、打球其實也可以達到提升耐力的鍛煉效果。

記者調查

學校場地有限或課時不足一小時集體鍛煉有難度

教育部曾多次下文,要求中小學校認真執行國傢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其中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除此之外,在教育部2011年7月下發的《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中,還有一項要求:對於當天沒有體育課的學生,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後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但記者調查發現,對於上述要求,目前能做到的學校似乎並不多。而相關調查也表明,全國平均大約隻有兩成的學校能做到。

據調查,我省眾多學校每周僅為小學生或初中生安排2節體育課,有的學校甚至把每周2節的體育課安排在一起上。而且,體育課質量不高,做個簡單遊戲就收場“乘涼”,達不到小學生通過體育課鍛煉身體的目的。

在走訪中小學校的過程中,甚至還有校長對記者說,“我們按照國傢教育部的要求,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周開齊瞭2節體育課。”

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藝術處負責人認為,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上不夠體育課有人為的原因,也有客觀條件的制約。一些學校稱課時緊張,沒有多餘的時間留給體育課,實際上,這與校領導是否重視體育有關。客觀原因是,眾多城區學校包括一些優質學校在內均因場地狹窄或沒有運動場地,上體育課成瞭難題。農村學校不缺乏體育場地,卻又因經濟條件制約,普遍缺乏體育器材。

在海口老城區,有很多學校因為場地狹小被稱為“麻雀學校”,如海口第三小學、第十小學、第八小學等多所學校因為學校操場太小或根本沒有操場,不得不讓學生到海口人民廣場上體育課。

在調查中,還有很多體育教師反映,《國傢學校體育衛生條件基本標準》對學校體育器材擁有量有一整套的標準,達標的學校並不多。許多城區學校所能提供給學生的運動器械也就是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跳繩,而在農村,由於體育器材缺乏,體育課上,隻安排學生跑步和極少數運動。甚至是“一個哨子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

專傢支招

挖掘傳統體育遊戲吸引學生主動鍛煉身體

“孩子體質差,一降溫就感冒,小小年紀就成瞭近視眼,可怎麼辦啊?”很多傢長為此感到焦急。

“由於學校場地有限、資金有限,缺少體育器材,如何才能讓學生玩得好?”很多校長對此頗感頭疼。

郝文亭教授給廣大體育教師提議,要設計更豐富的體育活動形式吸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特別是小學生,因為年齡小,還沒有自願鍛煉身體的覺悟,需要體育老師多費點心思,培養出學生對於體育運動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鍛煉身體。

郝文亭教授說,自古以來,遊戲就是一種吸引人們參與娛樂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有效手段,新的體育課程改革需要體育遊戲來支撐。體育遊戲有利於學生的視覺、聽覺、四肢及肌肉運動的協調,有利於培養動作的準確性、靈活性,提高耐力、堅持力、控制力和適應能力,促進骨胳、肌肉的發展。

為解決場地局限等問題,海師大體育學院的兩位教授張雅玲、郝文亭共同主編瞭一套《室內體育遊戲教程》,其中收集瞭276種室內體育遊戲。其中,發展反應能力遊戲有36種,發展身體力量遊戲有62種,發展平衡、協調和靈敏素質遊戲有48種,集中註意力遊戲有22種、發展智力的遊戲有78種,培養協作能力遊戲有15種,活躍課堂氣氛遊戲有15種。

還記得鬥雞、丟沙包、搶凳子等遊戲嗎?在這套教程中,收集有很多已經被現代人在電腦時代所淡忘的遊戲。也有很多屬於新設計的遊戲,如漁翁與漁鷹、盲人籬笆等。

郝文亭教授樂意通過向中小學校體育教師贈送教程的方式來傳播“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他說,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中小學體育教師展開培訓,讓更多的孩子在遊戲中分享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