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分析GRE寫作對中國考生難度的特殊原因及對策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分析GRE寫作對中國考生難度的特殊原因及對策


GRE寫作向來是許多中國考生的Achilles Heal,主要原因很多時候並不在於語言(盡管許多老師和學生看來是如此)。對於GRE寫作,大部分考生在備考或者許多老師在備課時都會有一種難以言說的茫然,這種茫然是在相對而言思路清晰的填空和閱讀的對照之下突顯出來的。GRE寫作部分考察的內容確實是和Verbal Quantitative非常不同的,這也是其分開計分的原因。在老GRE的split test中,作文和其他兩部分一直是分開考的,這也說明瞭其特殊性。諷刺的是作為GRE考試中唯一公開題庫的一個部分,寫作部分的對策卻從未脫離過百傢爭鳴的不確定狀態。而本文也並非致力於尋找一個絕對"正確"GRE寫作對策,而側重於分析GRE寫作對中國考生來說難度產生的特殊原因及對策。

一、中文寫作與英文寫作的環境差異

寫作環境的差異通常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歷史、文化、語言特性等,然而筆者認為應用文寫作的環境最直接,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政治環境的開放程度,或者說言論自由的程度。中國和英語國傢何者言論更加自由想必讀者也心知肚明。對言論的控制無論對文章的內容還是其展現形式都會造成非常值得註意的影響。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作者的首要目的是迎合讀者或者說市場,而在言論嚴格控制的環境下作者的首要目的是通過審查。因此在國內用於公開發表的應用文寫作更多的是作者與審查的力學關系作用下的結果而國外應用文寫作更多的則是作者與讀者的力學關系作用下的結果。這一事實對中國學生GRE寫作造成的影響筆者在下文會詳談。

二、中國學生寫作的教育

在我國大學絕大多數專業是不開設寫作課的,學生最終的畢業論文是如何完成的,讀者如果已經畢業就會有體會。因此絕大多數中國學生的寫作教育隻限於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而我們語文寫作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相信讀者許多還記得高中語文老師的教誨:"作文要寫出真情實感"所以不難得到結論國內寫作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如何表達情感"。讀者不妨回憶一下中學語文作文寫得最多的是什麼樣的文章?相信許多人的回答是"散文",這一界定的原因我想多是由於寫的文章實在不倫不類,故而歸入一個極大的概念之中。而寫作的題材多是"淡淡的憂傷""親情、友情、愛國情的偉大"等等。而GRE寫作實際是議論文(argument)的寫作。雖然中學階段的寫作也涉及議論文的寫作,但兩者論述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有笑話說:每到高考(微博)屈原又要一遍又一遍跳江,貝多芬又要一次又一次耳聾,司馬遷又要一遍一遍被閹割。這說明瞭就算是議論文我們以前所學的也是一種"煽情式論證",側重的仍是情感。

我們不妨將GRE issue議論的話題與中學語文中重疊領域的側重點作一下對比:

1.教育

GRE:學生應該學習許多專業以外的學科。

語文: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社會

GRE:人們多以自身與社會團體的共同點定義自己。

語文:世人如此糊塗隻知追名逐利錯過瞭美好生活。

3.環境

GRE:社會不應以經濟發展和人民就業為代價來拯救瀕危物種。

語文:不要讓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成為人們的淚水。

我們可以看到GRE issue題議論的話題是非常practical的,而高中語文課則是天馬行空的,幾乎都隻是占據道德高地然後進行空泛的指責。我們的寫作教育為什麼不讓我們談些更實際的問題、多強調一些理性思考?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但筆者在此不會多談。我隻是想指出這樣一種現象的存在,而其對中國考生GRE寫作產生的影響本文後面還會具體談。

相反寫作教育在美國無論是重視程度還是 側重點與國內都有很大的區別。美國大學在本科階段一般都會開設寫作課而這些寫作課的側重點與GRE寫作也基本是一致的。老師給的寫作練習一般是需要學生自己查閱一些客觀資料來形成觀點的所以更偏於理性。

三、GRE寫作觀點的確立

我們之前談到國內應用文的寫作是作者與審查的力學關系作用下的結果(本文隻看審查對寫作的作用而不看寫作對審查的反作用),而審查的過程主要是看文章內容是否符合政府思想或者說我國執政黨的思想。在此稍作簡化,執政黨思想是什麼呢?馬列毛鄧三。這中間關於共產主義的部分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資本主義的醜惡"。而其他的對GRE寫作過程中觀點的確立影響最多的就是"一分為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唯物主義"等思想。我們的報紙上隨處可見諸如"我們在此次……中取得瞭驕人成績,但是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國國情決定瞭我們不能搞西方國傢那一套……要從實際出發……。""當前的主要任務經濟建設,要保持國民經濟又快又穩地發展。"

這樣的單一思想的寫作環境對中國考生GRE寫作觀點的確立產生瞭潛移默化的影響。讀者若對英語高考寫作或四六級寫作印象早已模糊,非常可能還記著一個詞組那就是"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而絕大多數中國考生對GRE issue題庫中幾乎每一道題所持有的觀點都是"一分為二"地看待,原因是這些考生潛意識接受瞭隻有"一分為二"才是正確的這一前提,因此就認為在issue寫作中隻有"一分為二"才能的高分。而實際issue 寫作並沒有"對"或"錯"的觀點或者"一定能拿高分"的觀點。同樣筆者也並非在此宣揚"一分為二"是錯的。我想說明的是放棄自我思考,機械地對任何一道題目一分為二的做法對GRE寫作備考是不利的。從認知的角度講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經驗體(本文中所涉及的"經驗"一律是指經驗主義的經驗即"感官經驗"sensory experience 或者說我們從小到大的所見所聞)。正是因為每個人經驗的特殊性,他們對不同的熱點問題(即issue)不太可能都有中庸的"一分為二"的態度。這裡的態度指的是心理學上的implicit attitude即我們在經驗中形成的對不同事件的潛在的態度,這些態度有許多是prejudice但是他們反映瞭你真實的想法。舉個例子,大部分中國人或日本人對"Diaoyu Island被日本所占領"這一事實能有一分為二的態度嗎?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對題庫中的上百個issue也不太可能有一分為二的態度。而一個人對某一issue的真實態度對後面我們要講的觀點論證是密切相關的。

這種既存的"一分為二"的思想有的時候也會影響中國考生對GRE官方指南的解讀。比如官方指南上說GRE寫作考察瞭學生的complex thinking,許多考生就相信所謂的"復雜"思考就是暗示他們要"一分為二",再比如在新GRE中新加入的instruction中經常會有這樣的表述"consider ways in which the statement might or might not hold true."許多考生也認為這也就是要"一分為二"的意思。實際上complex thinking可以體現在對某一問題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思考而不一定要一分為二而might or might not hold true則是英語議論文寫作的一個習慣:那就是文章中一般要考慮相反觀點(opposing view)。這裡的考慮相反觀點並不是"一分為二",因為這裡考慮相反觀點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肯定相反觀點,許多情況下是指出相反觀點的不足從而對自己的觀點起到支持作用。這與GRE閱讀題中作者支持新觀點批判老觀點是類似的。盡管有時會作讓步,那也是對自己觀點的完善而非"一分為二"。讀者可參閱官方指南的issue滿分范文,它實際就是在反對相反觀點的基礎上建立起的自己的觀點。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具體體現就是"case by case analysis"的文章展開方式。"case by case analysis"的展開方式可以說是與"一分為二"的態度非常配套的。如何體現"一分為二"?那麼在不同情況下適用性就不一樣。而同樣這裡"case by case analysis"的問題在於人的經驗差異不太可能使得他對每個話題都存在這種不同案例分析的思考。有些時候我們就容易從問題的根源進行討論。比如題庫中的一道題:

18.The well-being of a society is enhanced when many of its people question authority.

對於這道題有些人的觀點就是:我們人類可以質疑權威的具體形式(即對於學生來說老師就是權威,對於孩子來說傢長就是權威等),但我們永遠無法拒絕權威這一概念(即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一個先驗的正確的權威的引導)。這樣的觀點怎樣進行案例分析呢?在此同樣需要指出的是筆者並不是試圖證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錯誤的而是"認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容易拿高分"對GRE寫作的備考時不利的。

接下來是"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對中國考生的影響體現在考生對題庫中牽涉人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之間的矛盾這類話題時,隻會堅持物質需求為第一性來論述。比如下面這道題:

51.Young peopl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pursue long-term, realistic goals rather than seek immediate fame and recognition.

"追求現實目標不要一夜成名"多數學生很容易理解,因為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身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然而為瞭滿足"一分為二"許多學生會想盡方法加一個反面。"年輕人的興趣不能忽視"啊,"年輕人也應該有些個人空間"啊等等一些非常牽強的反面。而這一類問題的反面,筆者認為,正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來不談的autonomy,這個詞我找不到比較好的翻譯,大致可以理解為"自制"或者說每個人都有不受外界支配自由選擇的能力。這也是"自由主義"的哲學基礎,也是美國政治哲學的基礎理論之一。這一概念與哲學傢尼采是分不開的,對於"自由主義"在此筆者不會展開論述。而與本體相關的一點就是尼采的觀點"Humans need to acquire knowledge of themselves and then act on that knowledge. Meaning and morality cannot (or should not) be imposed from the outside; it must be discovered within."簡單的講就是人們隻有自己去經歷,去不斷嘗試才能真正懂得知識,實際在筆者看來尼采哲學是非常流行的,比如"This is not a time a to make decisions, this is a time to make mistakes."這樣的電影臺詞所反映的觀點就是來自於尼采哲學。在這道題目中也就是年輕人隻有嘗試過追求"immediate fame and recognition"才能夠真正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此外中國考生在GRE issue寫作觀點的確立上另外一個障礙就是政治類話題的理解。中國是世界上極少數在學校開設政治課的國傢,然而諷刺的是中國寫生在政治方面的理解確實最缺乏的。筆者自己在思考下面這道題時,我的一位考托福同學看到後就脫口而出"領導是不是應該聽取群眾的意見"。她這樣翻譯時立刻讓人聯想起新聞聯播中領導下鄉視察的情景,自然而然就想到"領導應該認真聽取群眾意見,虛心向群眾學習"這樣的官腔。

16.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political leaders must yield to public opinion and abandon principle for the sake of compromise. Others believe that the most essential quality of an effective leader is the ability to remain consistently committed to particular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而在筆者看來這道題目所描述的是政客與民眾的力學關系 。這就需要聯系到世界上最著名的政治哲學之一的馬基雅維利主義。馬基雅維利認為政治傢要獲得政權並維持政權,最重要的就是維持自己在民眾心中的形象。唯一有意義的是"民眾印象中的政客"而不是政客本身的真實形象。這裡的潛在假設當然就是"政權的存在取決於民眾的支持"。所以在馬基雅維利看來塑造光輝形象、欺詐、玩弄權術是政治傢的本職。所以在西方國傢政客大力投資自己的形象宣傳、詆毀對手早就是公開的秘密,而大部分中國學生對政治的理解還停留在"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傢賣紅薯"的階段。除此之外還有托馬斯霍佈斯的"protect people from their self-destructive instinct"的政治主張等等。而中國學生政治知識缺乏的原因,實際也不難想到。筆者認為對馬基雅維利主義一無所知的社會正是對馬基雅維利主義運用最徹底的社會。

最後再次聲明筆者並不是在駁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雖然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筆者在這裡不是要證明"一分為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唯物主義"是錯的,而是盲目追從這些思想而放棄自我思考是不明智的。筆者駁斥的是這種conformity。GRE寫作所考察的最核心的內容是critical thinking,而這種考察的前提是考生要有自己的thinking。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