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多動癥”孩子上學遇難題 上課會突然跑出教室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多動癥”孩子上學遇難題 上課會突然跑出教室


  昨日(15日,下同),市民朱女士向本報訴說,孩子肖易(化名)今年7歲,患有多動癥,目前正在治療。今年9月,肖易以繪畫特長生被一所小學錄取讀一年級,但因他上課不聽講,還影響同學上課,老師勸其回傢先治療,至今孩子已在傢兩個多月,非常渴望回到學校上學。

  7歲男孩患“多動癥”

  上課會突然跑出教室

  朱女士說,兒子是外地戶口,自幼喜歡繪畫,今年6月參加中國美術傢協會少兒藝術委員會舉辦的“第二屆全國少兒現場繪畫大賽”,作品入選。參賽選手200名,僅10位選手的現場作品獲入選。今年9月,孩子被所在學校以美術特長生錄取。

  9月7日,孩子班主任找朱女士談話,說肖易有些奇怪的表現:上課時會突然跑出教室,到操場上自顧自玩耍;口渴瞭也不說一聲,拿杯子出教室打水;上課從不聽講,在座位上不停地動,老師點名讓他回答問題他也不理睬;上數學公開課時非要同學看他畫的畫。對這孩子的課堂表現,任課老師和其他傢長也有不少反映,認為對其他同學造成瞭不良影響。

  朱女士解釋,今年7月孩子入學前,她和丈夫帶孩子到市兒童醫院體檢,被診斷出“感覺統合功能輕度失調”,即輕微“多動癥”。醫生開出藥方:讓孩子參加“感覺統合訓練”兩個療程。兩口子怕說出實情學校會拒收孩子,於是讓孩子一邊上學,一邊加緊“訓練”。

  其後兩天,朱女士和丈夫不斷和孩子班主任溝通,希望學校留下孩子。班主任建議他們把孩子“帶回去”,等他能正常上學,明年再來入學。

  9月10日,朱女士照常把孩子送到學校,學校還是勸其先回傢,朱女士隻有把孩子領瞭回來。

  校方希望孩子先治療

  明年再重新入學

  昨日,肖易的班主任說,班上現在還有一個“多動癥”孩子,但癥狀輕,沒影響到其他同學學習,還在讀。讓小肖易暫時回傢,是想讓他接受系統的治療,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學校目前有2000多名學生,患多動癥學生有十來個,但基本能跟上教學進度。讓小肖易暫時回傢,主要是考慮到他自控能力較差,在學校的個人安全和其他孩子的安全無法保障。

  另外,孩子的學籍現在也成問題:一般情況下,學校將學生有關情況輸入微機後9月中旬前上報教育部門,這樣學生才能取得學籍。而小肖易9月10日回傢,所以他沒有被學校上報,也就是說他沒有取得今年的學籍,隻有明年作為新生入學。

  記者昨日在朱女士傢看到,小肖易臥室裡除瞭一張床,還有一個小桌子,桌子上放著點讀機、圍棋書、字帖,還有小學1年級的課本。朱女士說,一傢三口租住於此,因她和丈夫忙於工作,孩子.“退學”後,周一至周五都整天被反鎖在傢裡,大部分時間都是用畫畫、下棋和玩玩具來打發。小肖易說,他非常想回學校上學。

  朱女士說,11月8日,小肖易的父母帶孩子去市兒童醫院做瞭“感覺統合訓練”評價,醫生稱堅持上學對孩子更有利。

  編後

  “多動癥”學生肖易不能上學,這是一個特殊情況。從全市和全國看,這種現象又不是個別。

  每個小孩都有上學受教育的權利。肖易上學,卻讓學校、傢長陷入兩難:不讓其上學,有違公平教育;上學,不僅影響瞭其他同學,同時還影響瞭學校正常的上課秩序。學校有安全上的擔心,其他傢長也有顧慮,都是可想而知。

  這件事說白瞭,是我們的教育應有一個更健全的體系。還有其它情況的“特殊孩子”,也面臨既需康復又需上學的處境。更好地滿足那些“特殊孩子”的教育需要,教育任重道遠,發展教育任重道遠。(記者 梅國勝 實習生 程曉燕)

  (長江日報 梅國勝 程曉燕)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