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男碩士真為求職整容?媒體別忽略求職者的感受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男碩士真為求職整容?媒體別忽略求職者的感受


  單眼皮“變”成雙眼皮、鼻子也“長”高瞭……為找到一份好工作,武漢大學(微博 招生辦)碩士研究生三年級男生曾凡(化名)花費上萬元整容,他認為“變臉”後可掃除一切求職障礙。

  第一時間,傷齒龍見新聞標題便想開罵,這是鬧哪樣?讀到碩士瞭還那麼弱智?知識改變不瞭命運靠面相改變?你是想應征KTV“少爺”否?……

  可是,冷靜一想,這事情存疑,該新聞的幾個“W”(即What-何事?Who-何人?When-何時?Where-何地?Why-何故?)有問題,人是化名的,記者是見習資格,案例描述如小說一般,看不出是采訪到本人,其新聞基本要素要麼模糊,要麼缺失。

  搜瞭一下,該見習記者另一則新聞稱,“調查發現四成農村大學生自認屌絲,不配談戀愛”,其數據來源為11.11光棍節前夕,記者走訪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微博)武漢科技大學(微博)等多所高校,隨機調查瞭341位大學生的戀愛狀況”傷齒龍想問,一位見習記者調查“341位大學生”,而且還是“走訪”?還是“多所高校”?這個調查需費時多少?有沒有記者願意去這樣做?(中國青年報屢發調查新聞,其是與專業的調查公司聯手在做),所調查的大學,以及那些大學生們是怎樣配合這個調查的?可信度若何?權威性若何?

  傷齒龍生活在媒體圈內,都市報的生態略知一二,也知道某些新聞人,在非關政經非關民生非關軍事非關史實等的社會口水談資新聞方面,愛玩一些討巧的花活,以新聞要素模糊化來制造話題,而其把關者,也因其風險性小,且可以圖個鬧騰得歡,兼收“註意力經濟”,故而也對其真實性核實不予重視,上版門檻放得很寬,時間來個“日前”,人物則托名趙錢孫李或路人甲、市民乙、顧客丙、學生丁,根本無從核實,招之便來筆下,地點是某校某公司某商圈,有時候還故意對接那網上熱點,生生將新聞引上瞭水煮、戲說的歧路。

  退一萬步講,若本新聞為真,這個案例也隻是個案,並且涉人隱私,武漢大學並不大,碩士研究生也屈指可數,若其中確實有一位最近整容瞭,也確實是為瞭找個好工作而整容瞭,這擺明瞭是將這個人拿來調侃拿來譏諷拿來做反面教材的報道,若真讓那校園小圈子裡的人知道並對號入座,那麼對於該碩士本人,是不是一種隱私侵權名譽損害?哪怕從一種“做人要厚道”的角度,這種報道調性,也是值得商榷的。不能為瞭討好公眾吐槽趣味,就忽略瞭一個求職路上的年輕人的感受吧。(華龍網)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