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南方日報: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

化學補習,補習化學-南方日報: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


南方日報11月21日A05版訊(趙新星 楊玳玲)還是那樣天朗氣清的金秋,還是那樣青春洋溢的校園,1977級華南理工大學學生、現在的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再一次回到熟悉的校園,參加華南理工大學60周年校慶,並出席篤行樓奠基儀式。 為篤行樓的改擴建工程,他和夫人魏雪女士共同捐資3000萬元,是華工建校以來的最大一筆個人捐贈,TCL集團亦捐贈瞭價值1000萬元的設施。 篤行樓的名字源於華工校訓“博學,慎思,明辨,篤行”,而在這四個詞語當中,李東生無疑最鐘情於“篤行”二字。畢業30年來,他的拼搏和成就證明瞭“篤行”的分量,而今,他回到母校,則希望通過公益的方式,讓這帶領他走向成功的精神繼續傳承。 在篤行樓奠基儀式前後,李東生接受瞭筆者的專訪。他追憶往事,展望未來,站在自己這一條永遠激蕩著奮鬥波濤的人生河流之畔,他想送給年輕人最寶貴的人生禮物,那就是理想、信念、堅持,還有篤行。

年輕人,努力終會有回報

筆者:您對華南理工大學捐出瞭最大一筆個人捐贈,這些年來也做瞭很多公益事業,請問您的公益理念是怎樣的? 李東生:畢業30年來,我能夠小有成就,也是當年在母校奠定瞭基礎。另外,這幾年我們企業在研發方面也和母校相關院系多有合作。所以當我瞭解到60周年校慶有一些項目需要資助的時候,就帶頭領瞭一個。 我相信TCL要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必須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而這需要行動。TCL公益基金會成立、華萌基金等等都是我們的一些行動。 筆者:您認為年輕人從校園到職場,應該磨練什麼樣的素質? 李東生:年輕人從學生到職業人,未來要有所建樹的話,有幾個素質非常重要。 首先要有理想。如果首先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個挑戰性的目標,隻是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那麼未來很難有所成就。在任何一個行業,年輕人的職業生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隻有心中懷有堅定的信念,才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百折不回。 其次要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行業知識技術更新很快,現在你擁有的知識技術在五年後仍然有用的非常少,如果不能持續學習,就很容易被淘汰。學校教給你的是基本的學習方法和基本工具的運用技能,更有用的東西都需要在實際工作當中去學習。如果你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趕上行業發展的速度才行。 筆者:現在社會上的“二代”現象十分引人關註,也有一些年輕人覺得自己永遠拼不過“二代”,從而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悲觀。您能否給他們一些鼓勵? 李東生:“二代”現象的確引人關註,但我認為它還是比較個別的現象。我自己所瞭解的企業傢群體培養子女的心態完全不是像社會想象的那樣,我們絕不會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成為“二世祖”,而是希望他們成人、成才。比如我自己的女兒,她畢業後就不願意到我的公司來工作,她說沒有成就感,做得再好別人也會說她是李東生的女兒,於是她就自己找工作做去瞭。而我的企業每年招聘一千多名應屆畢業生,在職業晉升方面都不會有身份差別對待。 所以年輕人不要太介意起點的不同,要相信努力終究會有回報。我在工作的時候是很少休息的,因為我知道人在年輕的時候隻有通過工作才能獲得經驗和能力。年輕人要抱定這樣的信念:隻要努力,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得到賞識和回報。

未來一定屬於年輕創業者

筆者:與30年前的創業環境相比,您認為現在的創業門檻是否的確被提高瞭?這樣的話,新一代年輕人的機會在哪裡? 李東生:現在和我們畢業的那個年代相比,創業的門檻確實提高瞭很多。我們大學畢業時,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當時還是一種短缺經濟環境,市場上幾乎什麼都缺,所以隻要你能夠認真地專註於一個領域,把產品生產出來,不一定要做得很宏大、很完美,你就能夠取得成功。 想當初我加入TCL公司的前身時,公司的主業是生產錄音磁帶。其實還算不上真正的“生產”,更確切地說就是“裝配”,廠房是租來的,設備是二手的,但我們把這個小小的產品做好瞭,就賺到瞭第一桶金。後來我們才有50萬美元的資本去投入建設一個比較先進的生產車間,從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在那個時候我們看到的就是,膽子大的人,隻要敢於嘗試,創業成功的機會就很多。而現在我們國傢的經濟體系已經比較成熟,行業集中度高,要在工業領域尋找新的創業機會,門檻確實比原來高很多。不過現在一些新興的產業領域還是存在機會的,比如互聯網、應用軟件、雲計算應用服務等。因為這些領域的技術發展很快,並且不斷派生出新的應用技術和需求,領域內大多數人都沒有太多原始積累,因此對於創業者來說還是有機會的。我一直認為,在這些新的行業還是需要由下一代去做,未來屬於年輕人。 筆者:對年輕的創業者們您有什麼建議? 李東生:我建議年輕人在畢業後還是按照自己的職業發展意向選擇到一些成熟的企業去積累一段時間,這樣以後創業成功的幾率會比較高。另外就是要設定好的目標和規劃,明確自己到底要做什麼。制定規劃時,一開始就要想到如何去爭取外部資源的支持,因為創業往往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成功的,需要有相當的投入才能度過最初的積累期,如果沒有投資者的支持,三餐都不保,還何談創業呢? 筆者:當前行業環境變化很快,傳統渠道面臨巨大挑戰,您是如何應對過來的? 李東生:確實要對行業變化跟得很緊才能應對得過來。不過變化是大勢所趨,既然在這個行業裡,就一定要去適應、把握和駕馭,如果有偏安的心理,就很難在這樣的競爭中立足。過去30年TCL一直在一個更新換代十分迅速的行業,所以我必須時刻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不過,好在如今在我們公司擔綱的主要是年輕人,他們有天然的進取心和創造力,而我就在後面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平臺和資源,多“扇呼扇呼”就可以瞭。

理想、信念、堅持都很重要

筆者:在TCL的發展過程中,您做出瞭很多的調整和創新,請問是什麼力量支撐您一直不斷向前? 李東生:人一定要有信念,才可以支撐我去面對壓力,不斷挑戰,不斷前行。 我記得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給自己的人生選擇的道路是做工業。畢業後本來可以到政府去工作,但我卻選擇瞭去企業。當時TCL的前身TTK傢庭電器有限公司剛剛創辦,我主動找到它的董事長要求去工作,成為這傢公司的第13個員工。既然選擇瞭這條道路,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當工程師,接下來還想當車間主任、廠長。結果進去一年多一點,我就當上瞭車間主任,3年半之後,我當上TCL的第一任總經理。所以,理想、信念、堅持,都很重要。 筆者:TCL也遭遇過一些障礙和挫折。您還出過一本書叫《鷹的重生》。您賦予它什麼樣的寓意呢? 李東生:其實“鷹的重生”也是被逼出來的。 TCL的國際化決策是很謹慎的,但國際並購完成之後付出的代價也很大,給我自己造成的壓力也很大,2005年我瘦瞭20斤,被太太戲稱為“亞歷山大董事長”,臉上基本上見不到輕松的表情。而那時支撐我走過來的,就是理想、信念和堅持的精神。這是我經過20多年工作所歷練得來的,已經成為瞭我的精神支柱。另外,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我對團隊力量體驗最深的時候,我的同事給瞭我最有力的支持。 “鷹的重生”實際上源於我們自己內部的討論和反思,通過反思我們重新建立起信心。回頭來“鷹的重生”系列文章顯得有些悲憤,但那時候已經有一種精神在支撐著我們去重新建立秩序。做企業就像打仗,關鍵時刻能咬牙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擁有一線生機。通過改變企業的組織文化和經營方式,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在面對新的困境時也更加有底氣。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