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補習,補習化學-網友感嘆成80後被催族 “被催族”變網絡熱詞


 

80後被催族 被催族

現在,網絡上誕生瞭一個新的名詞——“被催族”,就是用來詮釋此類現象。“被催族”是指到瞭該結婚生子的年齡,卻沒有“成傢立業”,因而受到父母或親人的催促,有些人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去滿足父母的要求。

城市晚報訊 現如今,人們的思想已經越來越開放瞭,可是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卻是亙古不變的話題。看看電視上大大小小的相親節目和各種各樣的交友網站就知道還有多少剩男剩女為瞭“脫光”在努力著。不過在這群人中,還有一部分是被父母一步一步趕著往前走的,有的網友甚至調侃自己成瞭被催一族。

一路成長:從小被父母催著過來的

要說到這被催一族,相信小王可是他們當中的典型代表瞭。小王,女,1983年生人,研究生學歷,現就職於一傢大型公司。小王讀大學的時候,傢長總是告誡,年齡還小,要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盡量不要因為其他的事分心。小王心裡明白,父母是不想自己太早談戀愛。

大學畢業瞭,小王考上瞭研究生,由於沒有遇到合適的,也就沒有男朋友。由於總能收到同學們的結婚請柬,小王父母可坐不住瞭。“你王叔叔傢的兒子不錯,哪天有時間介紹你們見見。”“你到年紀瞭,該考慮個人問題瞭。”父母的一番苦口婆心,無奈之下,小王隻能是應付相親。

原本小王心想,有瞭男朋友,父母就不會催瞭。可是沒想到,父母又催著兩人結婚。“畢業瞭,工作瞭,該結婚瞭。”本打算進入職場大展宏圖的她,面臨的卻是傢人的催婚。要說自己也到瞭結婚的年齡,雙方合適,小王和男朋友也就順瞭父母的意思。

誰料到,父母的催促並沒有因此結束。老人經常暗示,希望小王趁年輕早點要孩子。“催完結婚催孩子,到底啥時候是個頭啊。”用小王自己的話說,這一路都是被父母催著過來的。

走紅網絡:“被催族”已成網友調侃、抱怨話題

其實,小王的遭遇並不是偶然。記者在百度輸入“父母催婚”,能找到500萬個相關帖子。如今,“被催婚族”走紅網絡,催婚催育已經成為很多網友調侃和抱怨的話題。有人詼諧地總結:單身男女最怕聽到的幾句問候語是:“你結婚瞭嗎?”“人傢隔壁張大媽的閨女,跟你一般大,孩子都會打醬油瞭。”“抓緊時間吧,年紀真不小瞭。”“某某阿姨的同事的侄子人不錯,你去見見吧!”

子女心聲:一路被催 生活壓力很大

說到這兒,“被催族”的經歷可以分為三部曲,催著相親——催著結婚——催著生子。有些“被催族”休息日甚至全部用來相親,十一長假變成“相親假”,讓他們叫苦連連。那麼,已到結婚生子的他們,為什麼不著急呢?在采訪中,記者瞭解到,其實他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對父母的催促有抵制逆反心理。小李就覺得,她不太能接受相親而來的婚姻,兩個人在一起要熟悉對方,不是見個面吃個飯就行的。結婚是過日子,是自己找老公又不是父母找老公。

還有就是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剛剛參加工作正是打拼的時候,這個時候結婚不適合。

生活壓力大,結婚生子成本高。現如今一說到結婚,有房有車就像以前的三大件一樣似乎成瞭基本條件。可是這沒房、沒車,經濟上的壓力也很大。等攢夠錢買房子,這婚期也就一拖再拖。再說說生孩子,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相對於20年前要高出很多,令很多還在還房貸的小兩口望塵莫及。

父母觀點:子女沒著落不行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子女們的心聲是句句有理,那麼這些“被催族”的另一個主角,父母又是怎麼想的呢?父母為什麼會如此焦急呢?

薑阿姨說,更多的是出於傳統觀念。她表示,周圍鄰居朋友的孩子都結婚生子瞭,就自己傢的孩子還沒著落,難免有些著急。吳阿姨則是從現實分析,“年齡越大越不好找對象,生孩子也越困難。而且我現在也退休瞭,沒什麼事情做,能幫著帶帶孩子。”吳阿姨表示,婚早晚得結,孩子也早晚得生,那何必一等再等呢,畢竟老話說得好,“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網友交鋒:拒絕還是接受 各有說法

對於“被催族”的遭遇,有很多網友有很多不一樣的看法。有的表示,不管父母怎麼催還是要按照自己的方法來,畢竟是自己結婚。網友“圓寶”表示:“幸福是我自己的,雖然父母生我養我,但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上。”網友“小小軒”也認為:“成年人就應該知道什麼事情是自己做主的,孝順可以但不要愚孝,不然你會後悔一輩子的,畢竟這都是人生大事。”

也有網友贊同或理解父母的苦衷。網友“三角釘”就認為:“我們都是普通人,應該在人生的某一階段就完成某一個階段的任務,對於在任性和遷就中長大的‘80後’來說,父母的引導、教導和督促是應該而必需的。”

應對之措:租女友 含糊推托 離奇想法迭出

為瞭應對父母的催婚催育,“被催族”使出瞭渾身解數。小王表示,她在結婚問題上答應瞭父母,在生子問題上絕對不妥協瞭。“先拖著,就說自己工作忙,能拖段時間是段時間。還有的市民為減少父母催促,使出“租女友”回傢過節的“奇招”。更多人采取“躲”的戰略,父母嘮叨假裝聽不見,親友催促就含糊“在找呢”,以不變應萬變。不過這些辦法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大多數“被催族”還是在催促中掙紮。

專傢支招:傢長孩子應多溝通

原本結婚生子是好事,為何父母和子女就有這麼大的分歧?那麼面對這樣的分歧應該怎樣解決呢?記者咨詢瞭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韓桂蘭副所長。她表示,這類現象出現,主要源於傳統和現代思想的交鋒碰撞,老人們奉行傳宗接代的思想,希望子女早日成傢立業,享受天倫之樂。而年輕人忙於事業工作,壓力大,對成傢生子並不著急,雙方就產生瞭矛盾。

不能說誰對誰錯,隻是在思想上有代溝。作為子女,應該多和父母進行溝通,說明自己的情況,最好能定個目標,讓老人吃顆“定心丸”。而老人要理解子女的難處,一切順其自然,著急反而適得其反,不一定能成功。(記者 周博 實習生 孫海俏/報道)


arrow
arrow

    plantssep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